2017年12月8日星期五

罪與罰(上)

一隻小老鼠偷吃了榖物,被挷著四肢,吊起受棍棒毆打侮辱。旁人笑聲哈哈,說牠活該受此對待。更有人用自製的小型中國古式刑具鎖起小鼠在網絡上示眾,搏取認同。
一張圖,一種行為,聯系到哲學、宗教、政治、法律、道德、倫理、教育、藝術……,有關人類各種問題的思考由此而起。在其中看盡同與異,強與弱,樂與苦,罪與罰,智與蠻,生與死……
沒有這種特質,人會否主宰這個世界?甚至人類會否存活下去?它是否人類感到生命有價的起點?它是否一種人類必然的特質?或者說人就是它?它就是人?
人怎樣肯定自己的生命?有人說由嬰兒開始,已天生會吸吮吞嚥母親供給的奶汁,顯示生命的積極性,稱為本能。這種本能的擴展會養育你的身體,使機能延續。失去這種本能,人會死。
但嬰兒還有另一種本能,他們的眼光會追隨美麗的笑臉,愛聽悅耳的呢喃,喜歡聞香嚐甜,享受光明,温暖,渴望輕撫和緊抱的感覺,這種本能的培養會滋潤你的靈魂,使人生感覺良好。沒有它,人卻不會死。
人逐漸成長,開始感受到自己內在的力量和欲望,繼而被外界人情事物觸發,情緒與外物呼應,產生良好的感覺。到此,功能性開始被美的力量支配。
對養育身體以外的需求,人的感覺繼續受多方面影響。線條,顏色,質感,排列,數量,比例,對稱,音韻,律動……所有事物數理,一與人性產生關係,就有產生美的可能。平凡人為美所感,更有人能憑借事物,在其中創造超凡雋永的美麗。
生命的道路,由肉體做基礎,卻由各種在精神上動人的美感引導前進。人生的每一個範疇,如果欠缺美感的參與,可說沒有意義。或說,人生最重要是維持生命,就要用金錢或值錢的東西以換取保命的事物,這種行為沒有甚麼美感可言。
擁有金錢並非目的,金錢不過用以換取資源以保命,是肯定生命的一種態度。除了維持生存的必需品,金錢的作用能使人得到欲求的事物,這些先天或人為的事物,必然附有能使人接近一種難以形容的美好感覺,這種特質,往往能超越實用性。更多的奢侈事物不過是借此將各種明顯或隱蔽的美感傳遞給附得起錢的人。所以如果將蓄聚財富視為生存的唯一目的,未免將人的靈性貶低。
但無論怎樣去詮釋,回顧美感的本質,不過是嬰兒所喜的擴張,它不增不減,從來沒有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