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總有點不同(下)

這位不是蛇羹店老闆的另類「蛇王」,一方面對蛇類愛護有加,另一方面對漁農自然護理署說蟒蛇對人類存有威脅性的態度不表讚同,他說「從沒有蟒蛇襲擊人類的事件在香港發生過,牠們也許會咬人,也不過是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而且牠的咬噬是不帶毒性的。」「雖然牠們可能會長至六米,重量有九十公斤,可是牠們的食物不過是小型的哺乳類動物,通常在一些水道旁邊或者捲在樹上等待小牛,野貓,猴子或野豬等生物做食物。在極罕見的情況下,才會對家犬襲擊。」維護蛇類的心情,溢於言表,他說曾經不理一個人的反對,把因為吞下了一隻小牛而被人縛牢在西貢郊野公園範圍內一顆樹旁的一條大蟒蛇就地放走。

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協定,蟒蛇是受保護動物,因此在香港捉到的蟒蛇,正如以往被捕的數以千百計的同類,在上水的動物管理中心檢疫之後便會被移送到南中國的野外放生。

香港人固然吃蛇,但在中國內地各種蛇類除了普遍被當作食物之外還用以製作藥品,在這方面對蟒蛇的需求更為巨大,所以蟒蛇在中國非常值錢,野外捕捉到的蟒蛇價值可以高達一萬多元人民幣,除了作為「食材」之外,牠們的皮革是製做上等二胡的必需品,根據中國樂器協會2003年的數字,多達三萬三千條蟒蛇被取皮製做四十多萬個二胡,當然這些蟒蛇皮當然不會完全來自飼養場的犧牲者。

把香港的原生蟒蛇移送到中國內地,除了上述的隱憂之外,對牠們來說有沒有甚麼實際的好處?牠們會否能如在香港境內一般安全而普遍地成長至數公尺長?對當地的動物和生態環境是否有影響?在適應方面有沒有問題?把一個處於食物鍊頂端的獵食物種由牠們的原生棲息地無限量地移走,被這種天敵捕食的其他物種,會否產生數量增多而引致生態失衡的問題?移送香港本土的蟒蛇到中國內地,會否產生種群基因混亂的問題?會不會增加傳染病互播的風險?而且若說因為這些動物對本地人「有害」,而把牠們送到別的地方,對別人又是否公平?問題本身又有沒有得到解決?

香港以保護蟒蛇為理由,把牠們大量移送外地,其實有點令人莫名其妙,因為如果某種動物需要人的保護,其中之一甚至最大的理由就是因為牠們數量的稀少瀕危,但把種群內數目已經少至引起繁育困難的每一個個體再由原生地逐一移走,就和這個保育的觀念互相矛盾。把蟒蛇移到中國內地的政策,可能已經需要從新檢視。

漁農自然護理署當然也有它的說法,表示沒有科學上的證據顯示移送本土蟒蛇到外地會影響生態,而且蟒蛇在本港的繁育情況良好,尤其最強大的理由是防止牠們侵擾居住在郊區的人。

洋蛇王最後在西貢一個住宅內捕捉到的那條四米長蟒蛇,幾天之後,卻在上水動物管理中心等候移送時據稱因病死去。那個在屋內遇見蟒蛇然後報警的護士住客Anna Boon女士聽到這消息之後說:「我的屋子後面有山有林,如果那捉蛇人能大早把牠帶到山上放走,我今天可能便會很開心了,要知道那裏的植物枝葉很是繁茂呢。」

洋人蛇王知道那被他親手捕捉,顯得健康正常又光彩華麗的稀罕生物,因「有病」而死去,以惋惜又悲嘆的口吻,不無帶著譴責的憤慨訴說:「那蛇是受保護動物,但牠真正得到保護嗎?我們不知道,而且估計永遠也不能瞭解牠真正的死因,或者牠在身處的那個環境之中,早已失去生存的意志吧。」但是洋蛇王應該要知道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東西方文化習俗的落差帶來的沖擊和煩惱,又何止出現在對待蛇類的心態之上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