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大同社會仿生學

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同社會,是儒家孔夫子對理想社會非常浪漫的終極描繪,這種社會狀況是基於每個人都沒有私心,所以從來只令人覺得,這根本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幻想。

但是如果人類被設計或者被迫放棄私心,結果又會如何?生物科技,遺傳工程,數碼訊息,傳媒導向,經濟網絡,電子監控,人工智能和宏觀數據的進展和連結,使制導和改變個人思想和行為的可能性大增。

如果萬事俱備,已有足夠的條件能做出想像的場景,只欠動機的東風,最大的可能就是它會成真。正如禁果是知道不能吃的,它就在那裏,也能被拮取,最後也會必然被吃。這不是甚麼邏輯理性的推論,不過因為世界上無數的事物都是這樣進行罷了。更進一步說,已有人躍躍欲試呢?

在人沒有私心或不敢存有私心的前提之下,天下為公,個人產生的力量足不足以維繫和推動社會?所以這還不夠完整,更要令人覺得群體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才會令人甘心情願不去佔奪位置;才會養育和關顧與自己沒有狹義血緣關係的其他個體;才會珍惜所有屬於群體的資源,而個人不盡力為群體謀幸福,也會有罪疚感;才會將陰謀詭計,盜竊搶掠,閉鎖私利的行為消除;才會使人沒有尊卑榮辱的觀念,也各有既定的位置和功能;才會將人生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控制到一模一樣,精準安排,永不浪費,也不會對團體造成無謂的消耗和負擔,衰退老弱者對群體「皆有所養」之後,毫無遺憾地消失。


這種形態的社會其實已經存在和運作良久,代表它的是所有群居的蟻類和蜂族。牠們沒有營私的觀念,一切行為以群體的利益為先,一生鞠躬盡瘁, 各盡職能,互相照顧,沒有美醜高低,高低貴賤,也能隨時為整體而犧牲。除了一個專司產卵的雌性和因繁殖目的而短暫出現的一些雄體,全員無性別差異,不會私下繁殖,性徵也不明顯。下一代的數量和性別全部受到控制,全員的成長與死亡皆在秩序和計算之中。生物學家說牠們是被菲洛蒙(信息素)控制,高級的人類,控制同類又怎會只憑菲洛蒙?這種狀況,大概就是大同社會的寫照,是否符合孔夫子的理想?

建設大同社會的動機是甚麼?當然是面臨大問題需要解決,大問題有兩方面,一是資源有限,二是人口太多。人類的私心,是個人生命的原動力,當每人都必然為自己打算,生命才得到保障,在法律與道德的協調和統制之下,社會也得到發展,看上去理所當然,應該永久承傳,但是當資源有限的時候,這種方式的永續出了很大的疑問。

蜂蟻們自有它們的解決辦法,當感到資源開始匱乏,個體數目相對太多的時候,它們會餵養出新的產卵雌體,把牠和一部份成員留在舊巢,再由其他成員帶領舊的生殖雌體另覓地方築巢。如果無法獲得新資源,處理這個問題,牠們還有更加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巢中的同類——卵,幼蟲或蛹當食物。這不叫罪惡,因為一切都以整體的存續為先,並不包括人類想像中的道德。


當人類數量和地球資源分配的衝突到達爆發臨界點,人類又可以怎樣做?地球只有一個,難道要學蜂蟻般,實施精英份子想像的 depopulation (人口削減)?孔聖人沒有教導我們。

現在世界湧現一種形勢,企圖改變尊重個體的觀念,訓練到每人也要「為人為己」,行為一致,開始習慣放棄部份的個人自由和權利,進而互相監察,孤立排擠少數的異類份子;政府深度介入私人空間,破壞保有私隱的心理;推行電子貨幣,完成全面經濟監察和鉗制;立法改變倫理稱謂,模糊性別,輩份,減弱家庭單位的觀念;降低普及教育的質素,創造語意不清的字詞和言語,避開精確概念,要平民慢慢變得不懂思考;無視種族間的事實差別,只強調人人平等;由混淆美醜,肥瘦,好壞的傳統觀念開始,消除個人特質的各種分別;牽涉各種範圍的平權運動和團體相繼出現,目的是在所有事情之內,消滅各方面的差異。


是隨機偶發或刻意安排?誰能確定?只令人感到大變將臨,無力抗拒。真也好,假也好,大問題終有一天需要解決。所有出現的訊號和情景,是預示處理人類終極兩難的仿生學?是精英野心家一統世界的野心?是生態趨於平衡的必然結果?人類的天敵就是同類?

忘卻自我,消除個人的權利和自由,變為如同蜂蟻族群的「超個體」也好,還是繼續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方式全力繼續目前的末日式派對也好,說是中間落墨,能做的可是甚麼?有關人類前途所有問題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由每一個人的觀念混合形成。遙想悠悠今古,漫漫蒼穹,叫人欲語無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